毕业院校: 姓名: 考场: 考号:
一、言语理解 1 .1798 年,英国航空科学家乔治 · 凯利设计出最早的直升飞行器并实践了飞行计划, 其创意来自童年玩耍过的中国玩具“竹蜻蜓”。一百年后, “竹蜻蜓”加上达 ·芬奇 直升飞行器的设计草图,又变幻成了俄国伊戈尔 ·西科斯基童年梦中的趣味飞行;当他 的公司在 1931 年秋正式向泛美航空公司交付第一架 S-42 四发水上飞机的时候,西 科斯基动情地说道: “现在大家看到的正是我 30 年前童年梦中的那个座舱 … …” 这段文字主要想传递的信息是( )。 A、 很多代表进步的产物萌生于童年的梦想 B、 科技发展的每一步都凝聚着人类的智慧 C、 许多看似平凡的事物却蕴藏了无限的奥秘 D、 儿时的想象力往往更为大胆,更富有创造性 答案:A 解析:据提问知此题为表面主旨题。 文段主要列举了两个实例——乔治 ·凯利发明最早的直升飞行器的创意来自童年玩耍 过的玩具和伊戈尔 ·西科斯基发明第一架 S-42 四发水上飞机的创意来自童年梦中的座 舱。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其创意都与童年经历或梦想有关,A 项表述与此一致。 B 项的
概述太过泛化;C 项没有体现“童年”这一关键词;D 项说法在文中缺乏依据,文段并 没有体现出“儿时的想象力往往更为大胆”这一点。 故正确答案为 A。 2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十多年来,创造性提出并始终 “上海精神” ,主张互信、 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世界各国共同繁荣、区域合作 发展壮大提供了有益 ,为推动各国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大贡献。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实践 启发 并肩 B、推行 借镜 昂首 C、践行 借鉴 携手 D、履行 启示 挽手 答案:C 解析:第一空,所填词语搭配“上海精神”。 B 项“推行”和 C 项“践行”搭配“上 海精神”均恰当,保留。 A 项“实践”作谓语时,其后一般不接宾语,即其后不能搭 配“上海精神” ,排除;D 项“履行”一般搭配职责、义务等,不能搭配“上海精神” , 排除。 第二空,文段说的是上海合作组织的经验可以让世界各国学习、效仿。 B 项 “借镜”取自成语“借镜观形” ,“借镜观形”比喻参考和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 B 项“借镜”与 C 项“借鉴”意思相同,填入横线处均符合语境,保留。 第三空,B 项“昂首”指仰着头,C 项“携手”指手拉着手,表示共同做某事。由“各国”“人
类命运共同体”可知,此处强调各国齐心协力共谋发展,所以 C 项“携手”更符合语 境,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 C。 3 .过去几十年我们主要依靠引进外国技术实现发展,短期看这不失为加快经济发展 的捷径,从长期看只靠引进是不行的,它会使我们与国外的技术差距越拉越大,将我 们长期锁定在产业分工格局的低端。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为 此,要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深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增强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我国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B、我国要逐步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C、我国要依靠技术推动经济发展 D、我国要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答案:A 解析:文段开篇提出我国与国外的技术之间差距变大的问题,随后介绍“关键核心技 术”靠引进是不行的,最后通过“为此”指代前文进行总结,并通过对策引导词“要” 提出对策,即我国要深入推进创新,增强创新能力。故文段是分总结构,尾句为文段 重点,核心话题为“创新” ,对应 A 项。 B 项,缺乏主题词“创新” ,且“核心技 术”处在对策之前,非重点,排除。 C 项,缺乏主题词“创新” ,且“依靠技术”对 应文段开篇,非重点,排除。 D 项,缺乏主题词“创新” ,如何“减少对国外技术的 依赖”表述不明确,文段已表明要靠创新实现发展,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A。
4 .当前,我国对互联网平台经济创新秉持“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然而这并不意 味着监管部门可以放任不管。 “包容”意在鼓励创新,为各类企业特别是初创型中小 企业在发展早期提供更加宽容的营商环境和法治环境,是尊重市场新业态发展规律的 体现;“审慎”则是在法治框架和法治原则下开展监管,在触及法治底线和监管红线的 问题上必须严格依法监管。因此, ,应合理界定有效创新与有为监管 的边界,在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之间寻求法治框架下的动态平衡。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 恰当的一项是: A、保障平台经济在创新发展与监管内运行 B、面对平台经济创新发展中的风险和挑战 C、平台风险控制和危机管理容易陷入困境 D、正确甄别平台的经济创新和发展的能力 答案:B 解析:横线在文段尾句,且为尾句的分句,需考虑与前后文的衔接。横线前首先引出 互联网平台经济创新这一话题,阐明我国面对这一现象所秉持的原则,即“包容审 慎” ,接着通过“然而”进行转折,表述对“包容审慎”定义的解释。横线后通过 “应”提出对策强调要在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之间达到平衡,横线处应既承接前文的 话题,又能引出后文“寻求动态平衡”的对策。 B 项,既包含核心话题“互联网平台 经济创新” ,同时“风险和挑战” 匹配对策“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 ,当选。 A 项, 对应后文“界定有效创新与有为监管的边界” ,但界定边界是寻求动态平衡的方法, 不是对策所要体现的重点,横线后对策意在表达如何应对创新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与 后文不匹配,排除; C 项,文段主题词为“平台经济创新” ,选项表述为“平台” ,
偷换概念,且“危机管理”无中生有,排除; D 项, “正确甄别”在文段中并没有体 现,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B。 5 .节约资源、减少垃圾生产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公共事务,很容易遭遇“搭便车困 境”——人人都想 ,最终会导致公共事务乏人问津。节约资源的功效并没有 那么 ,需要人们久久为功;付出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与回报,难免会影 响公众参与。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蜂拥而上 妙手回春 B、鸠占鹊巢 神通广大 C、据为己有 一劳永逸 D、坐享其成 立竿见影 答案:D 解析:第一空,由破折号可知,所填词语是对“搭便车困境”的解释说明。“搭便车” 本义为自己不想开车,所以乘坐他人的便车;引申义为,自己不想付出努力而去享受他 人带来的便利。 D 项“坐享其成”指的是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取得的成果,符合 文意,保留。 A 项“蜂拥而上”指的是许多人一起涌上来,未体现出自己不出力,享 受他人成果之意,不符合文意,排除;B 项“鸠占鹊巢”指的是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 产业等,C 项“据为己有”指的是占据为自己所拥有, “搭便车”并非强调占据别人 的东西归自己所有,均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代入验证,根据“并没有?????? 需要??????”可知,横线处与后文“久久为功”语义相反,体现“时间短”之意。 D 项“立竿见影”指见效快,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 D。
6 .金钱槭别名双轮果,是槭树科金钱槭属植物,生长于海拔 1000 至 2000 米的林边 或疏林中,可高达 15 米,是我国特有植物。其叶对生,为奇数羽状复叶;初夏开白色 花,雌雄同株,圆锥花序;果实分为两个小坚果,周围有广翅,外形如钱。由于林木乱 砍滥伐,金钱槭成年植株极为稀少,加上天然更新能力较弱,很难长出幼树,它们像 大熊猫一样需保护和进行人工繁殖。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金钱槭如大熊猫般珍稀 B、亟需加大对金钱槭保护力度 C、环境破坏导致金钱槭极为稀少 D、天然更新能力不强导致金钱槭极为稀少 答案:B 解析:文段引出金钱槭,并介绍其主要特点。后文指出由于乱砍滥伐及天然更新能力 弱,金钱槭成年植株稀少且很难长出幼树,故文段旨在强调亟需保护金钱槭,对应 B 项。 A 项,文段通过“它们像大熊猫一样需要保护” ,重点强调需要保护金钱槭,故 选项偏离文段中心重点,排除; C、 D.两项分别介绍了导致金钱槭稀少的两方面原因, 表述片面且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 B.。 7 .大凡作诗填词,都是语言与情感互相迁就的过程。 一位初学者最初萌生什么样的 感情,选择什么样的句式来起手,是不可预知的。可是一旦他有了初步的构思,就总 能在《唐宋词格律》这部书里得到适当的帮助。他会知道哪些词牌适合表达怎样的感 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韵脚,以及怎样合理运用某些修辞方法,在面对特殊句法的时 候不上当。如果读过足够多的古人诗词,具有一定的语感,就确实能在这部书的帮助
下完成初次创作。它不能教人写出惊才绝艳的名篇,却以最大的诚意,防止你闹出各 种笑话。 上述文字意在说明: A、《唐宋词格律》因词调丰富而适合初学者使用 B、诗词创作实质上是语言与情感互相迁就的过程 C、《唐宋词格律》为初学者提供了非常好的帮助 D、诗词创作者须有充沛的情感及较高的文学修养 答案:C 解析:文段开篇引出“作诗填词”的话题,随后论述了“初学者”最初萌生什么感情 和选择什么句式不可预知。紧接着通过转折词“可是”引出文段重点,强调“初学者” 有了初步构思,就能从《唐宋词格律》里得到帮助。后文进行具体解释,阐释了这本 书可以从“词牌”“韵脚”“修辞方法”“特殊句法”等方面为“初学者 ”提供帮助, 防止“初学者”闹出笑话。故文段旨在强调“初学者”可以从《唐宋词格律》里得到 帮助,对应 C 项。 A 项, “词调丰富”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排除; B 项, “诗词 创作实质上是语言与情感互相迁就的过程” 为转折之前的内容,非重点,且未包含主 题词《唐宋词格律》,排除; D 项, “诗词创作者须有充沛的情感及较高的文学修养 ” 无中生有,文段未提及,且未包含主题词《唐宋词格律》,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8 .近两年来,随着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持续大幅上涨,制造业的生产成 本不断抬高,使得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各类制成品价格也开始逐步上升,价格上涨开 始从上游向下游传递。与此同时,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上涨也开始向各国传递,特别是 能源和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对各国消费价格指数逐步产生明显的上升推动作用。
这段文字强调的是()。 A、 国际商品市场价格上涨开始向各国国内传递 B、 价格上涨开始从制造业上游向下游传递 C、 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对各国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 D、 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对国内消费价格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根据提问标志词“强调”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文段阐述了由国际市场能源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引起的连锁反应,最终影响到各国国 内的消费价格指数,可知正确答案为 D。其他三项表述片面,未能抓住材料的语意重 点,因此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D。 9 .网络尤其是微博等传播渠道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很多信息省去了求证环节就 被()发布了出去,为流言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但是这些方便快捷的传播渠道,也可以 为传播权威信息所用,公开透明的传播渠道本身也有()功能,也可以大大缩减留言的 生命期。 A、 直接 自净 B、 随意 反省 C、 广泛 修正 D、 轻松 过滤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实词语境最佳选择。 阅读文段,根据第一个空格前面的“省去了求证环节”可知,第一空应该选“直接” 或“随意” ,故排除 C、 D 两项。 “反省”是指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检查其中的错 误;“自净”是指受污染的物体经本身的作用达到净化或无害化的现象。文段中提到 “公开透明的传播渠道”是指通过发布真实信息,消除流言,类似于降低污染物浓度, 减少污染物毒性的自净过程,因此第二个空格应该填“ 自净”。 故正确答案为 A。 10 .我们现在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地图应该仅仅是对某一片特定区域的 记录,它必 须严谨如卫星所拍摄到的照片一样。而过去,地图被认为是一种复杂的手工绘制作品, 且有着各种不同的主观色彩,因为对于同一个地方而言,不同的地图表现出来的内容 会 。如今,人们加诸地图的主观性正在逐渐消失,人类随之失去的,也是地图蕴含着 的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信息。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清晰 如出一辙 B、 真实 殊途同归 C、 客观 千差万别 D、 全面 各有千秋 答案:C
解析:第一空联系前后文,前文对应“严格意义上的地图” ,后文对应“严谨如卫星 所拍摄到的照片一样” ,再联系第二句转折的“主观色彩” ,第一空强调的应该是不 带主观色彩,B 项真实和 C 项客观比较合适,D 项全面也可,但不如真实和客观。第 二句“而”字做转折,第二空根据前文“不同的主观色彩 ” ,只有“千差万别 ”合适。 D 项各有千秋是褒义词,而是千差万别强调差别和不同,各有千秋则强调各有价值。 从文段来看主要强调不同,所以千差万别更恰当。故正确答案为 C。 11 .下列关联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些炎症,中药西药都能治。不但中药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 本也低。 B、 尽管你的帮助多么微薄,但在他的心上,却像千斤重的砝码。 C、 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而且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树枝。 D、 如要能掌握各种类型的调查报告的特点,有助于调查研究过程中抓住中心,突出 重点。 答案:C 解析:A 选项错在关联词位置不当,前后分句主语应该一致,“ 中药”应放在“不但” 之前; B 选项中搭配不当, “尽管”后边通常用表确指的“这么”或“那么”与之呼应, “不管”后边通常用表任指的“怎么”或“多么”与之呼应,本句中应将“多么”改 成“这么”; D 选项中关联词使用不完整,应该是“如果 ……那么(将)”;
故正确答案为 C。 12 .正统的解释认为缠脚是一种控制妇女的方法,是封建统治者所愿意看到的。从理 论上说是没错,但是,缠脚从它最初发生到缠脚小到三寸,有个很长的过程,像宋朝 那样只是把脚稍缠得瘦点,不可能对妇女有什么限制。缠脚使妇女便于被控制,有利 于黑暗制度的稳定之类的言论,应该是这种极端的病态式缠脚普及之后才产生的。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 A、 缠脚从最初出现到缠脚小到三寸,经历了一段很长的历史时期 B、 缠脚是封建统治者创造出来用于控制妇女、加强皇权的残酷政令 C、 缠脚现象的出现和发展,或许是古代妇女某种习俗的病态演变 D、 缠脚最初出现的真正原因可能不是作为封建统治者控制妇女的一种方法 答案:D 解析:根据提问标志词“主要观点”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由转折关系词“但是”可以推断出,整个材料的语意重点是其后的内容,即最初的缠 脚只是要把脚稍缠得瘦点,并不会对妇女有什么限制,缠脚便于控制妇女这种言论是 在之后出现的。 D 项表述符合文意。 A 项表示只是材料的细节,而非主旨;B 项是作者一开始就反对的观点,与文意相违 背;C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正确答案为 D。
13 .随着全球能源、环境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空间太阳能引起了美国等国 家的兴趣。长期来看,空间太阳能不但能够使人类减少对有限的化石能的依赖,也可 作为使用的一种途径,并且空间太阳能还将带来空间利用和探索的新时代。 最能反映上述问题主旨的一项是( )。 A、 空间太阳能引起了美国等国家的兴趣 B、 空间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C、 空间太阳能可以解决当前全球的能源问题 D、 空间太阳能将给宇航工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答案:B 解析:据提问知此题为表面主旨题。 材料首先由全球能源、环境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引出空间太阳能这一 论述主题,然后用“不但 ……也 ……并且” 引导的句子具体阐述了这一技术研究的价值, 即这一技术的开发利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B 选项符合文意。 A 项美国等国家对这一技术的态度不是材料的重点,所以不选;C、 D 两项分别涉及了 空间太阳能技术在能源和宇航工业方面的影响,不够全面,且 C 项“解决”的表述过 于绝对,所以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 B。
14 .中国的农产品不是没有市场 ,,引导农民种植适销对路的产品。比如,有些特 色农产品,像东北参、冬虫夏草,在国外卖得都比一座楼房还贵,就是普通的蕨菜、 核桃这些农产品,在韩国、日本都是十分抢手的紧缺货。 根据文意,下列那句话填入划线处最合适?( ) A、 加快农村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B、 要重视发挥农产品经纪人的积极作用 C、 关键是要获得全面而准确的需求信息 D、 资金匮乏是农村规模难以扩大的“瓶颈”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语句填空。 根据横线处前后语境,可知横线处应该填能让中国的农产品有市场的条件,再由后文 的“比如”可知,后文的例子是对这个条件的解释说明,文段举的例子意在说明那些 需求信息的重要性,所以选 C 项。 A、 B、 D 项填入横线处与后半句都不能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 C。 15 .上世纪 60 年代,赞助商的美元滚滚而来,赛车水平和速度般地飞跃,同时飞跃 的还有车手的性。从此,规则制定者的头号任务就是让赛车慢下来。 填人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奇迹 技术 B、 闪电 危险 C、 魔术 冒险 D、 戏剧 重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实词语境最佳选择。 由题干末句“规则制定者的头号任务就是让赛车慢下来”可知,随着赛车的速度越来 越快,赛车手参加比赛的危险性也在不断加大。因此第二个空格内填入“危险” ,可 以形成极佳的语境呼应。 题干中强调的是赛车速度过快给车手带来的危险,这些危险是客观存在的,C 项中的 “ 冒险”指人主观上不顾危险地进行某种活动,所以“ 冒险”用在此处并不恰当。由 此可排除 A、C、 D 三项。 “ 闪电”较为恰当地表现出了“赛车水平和速度”的快速 飞跃,故正确答案为 B。 16 .“不负众望”与“不孚众望” ,仅一字之差,但其义 ,作为公益型国企的石油 石化、电网、通信服务等,一定要心系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 并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 益放在首位,做到“ ” ,切忌“ ”。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泾渭分明 不孚众望 不负众望 B、 大相径庭 不孚众望 不负众望
C、 迥然不同 不负众望 不孚众望 D、 天差地别 不负众望 不孚众望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填空。 从第二、三空入手。 “不孚众望”指不为众人所信服;“不负众望”指不辜负大家的期 望。作为公益型国企,自然应该不辜负人们的期望,因此第二空应为“不负众望” , 第三空应为“不孚众望”。答案锁定 C、 D。第一空。 “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或 是非分明;“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得远,很明 显不一样;“天差地别”形容两种或多种事物之间的差距很大,就像天和地之间的距离 一样。 “不孚众望”和“不负众望”的含义很不相同,但没达到“天差地别”的程度。 因此“迥然不同”更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 C。 17 .就目前的情况看,强制性“一户一房”在操作上确实有难度,但也不是没有实现 的可能,先在试点地区实行,如果可行再予以推广,也许能让房地产市场回到一个相 对正常的状态,但这也是从房地产市场获利无数的房地产老板们和炒房者所不愿意看 到的。 这段文字的中心观点是( )。 A、 强制性的“一户一房制”并不可取 。 B、 实施“一户一房”对抑制商品房的投机和炒作有积极作用。 C、 “一户一房”对于解决民生的住房问题而言,的确是条良策。
D、 目前房地产市场处于一个相对不正常的状态。 答案:B 解析:据提问知是表面主旨题。 很明显,文段是围绕“一户一房”这个中心展开的。 “一户一房”虽有难度,但还是 有可能实现的,它的施行对抑制商品房的投机和炒作有积极作用,有可能让房地产市 场回到一个相对正常的状态,B 项正确。 A 项观点错误,文中指出“一户一房”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因此并非不可取;至于选 项 C,文中主要提到的是“一户一房”对于房地产市场不正常状态的抑制作用,没有 从解决民生问题的角度而谈;选项 D 观点正确,但不是这段文字的中心观点。故正确 答案为 B。 18 .临床医学教授格林斯潘认为,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完全取决于父母与孩子的同理 心关系,只有当父母能够持续、连贯、准确地读懂幼儿的情绪状态并做出有效回应时, 孩子才能学会以同样的方式去回应。这种同理心的联系,拓展了孩子的心智,帮助他 走进身边的情感与社交世界,给予他温暖和喜悦,而这正是培养信任所需要的。这种 联系也带给孩子以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对他人产生影响,相信自己的意向也可以通过 互动的方式,得到他人的积极回应。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父母的情绪回应对孩子自我意识发展至关重要 B、同理心是儿童获得智力与情感发展的坚实基础 C、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离不开与父母的积极互动 D、准确地识别儿童的情绪状态是父母的核心任务
答案:C 解析:文段开篇点出格林斯潘的观点,强调“父母与孩子的同理心关系”对“儿童的 自我意识发展”非常重要。接着对这种“ 同理心关系”进行具体说明,即“父母能够 持续、连贯、准确地读懂幼儿的情绪状态并做出有效回应”。然后,用两个指代词 “这种同理心的联系”及“这种联系”均指代前文的“父母与孩子的同理心关系” , 论述其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意义。故文段为总分结构,强调“父母与孩子的同 理心关系”或“父母能够持续、连贯、准确地读懂幼儿的情绪状态并做出有效回应” 对“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非常重要,对应 C 项。 A 项,强调“父母的情绪回应” 的重要性,但是文段强调的是“父母能够持续、连贯、准确地读懂幼儿的情绪状态并 做出有效回应” ,即父母对孩子的回应得是有效的回应,故不如 C 项“与父母的积极 互动”表述明确,排除; B 项,文段强调的是“父母与孩子的同理心关系” ,而非 “ 同理心” ,且“智力与情感”对应“拓展了孩子的心智,帮助他走进身边的情感与 社交世界,给予他温暖和喜悦” ,表述片面,排除; D 项,文段并没有论述“父母的 核心任务” ,无中生有,且根据“父母能够持续、连贯、准确地读懂幼儿的情绪状态 并做出有效回应”可知, “准确地识别儿童的情绪状态”表述片面,排除。 故正确答 案为 C。 19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有 的阐释:中国乡村秩序是从血缘关系和地缘 关系开始的。此后时空流转,纵使百转千回,讨生活也好、讨理想也罢,走出去的中 国人,还是会被故土的浓烈情思所牵绊。从这个意义上说,过年回家,大概是三件事: 一是省亲, 思念之苦;二是乡愁,归于故土之亲;三是仪式, 精神传承。 依次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恰如其分 消除 感悟
B、一针见血 慰藉 濡染 C、高屋建瓴 抚平 感服 D、鞭辟入里 解除 渲染 答案:B 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横线处搭配“思念之苦” ,横线处要体现通过省亲,让 思念之苦变淡,得到缓解之意,A 项“消除”意为使不存在,填入文段体现出思念之 苦没有了,符合文意;B 项“慰藉”指安慰,C 项“抚平”指抚摸使心情平和,两项也 均符合文意,保留。 D 项“解除”与“思念之苦”搭配不恰当,常用于“解除武装、 解除警报”、“解除禁令” ,排除。 第三空,根据文意可知,横线处要表达出通过 “仪式”感受精神的传承,受到仪式的影响,B 项“濡染”指受熏陶,能够体现出受 到仪式影响,符合文意,当选。 A 项“感悟”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 与体会,是内心的一种想法,而文段不仅仅是想法,还要表达出受到影响了,因此 A 项与文意不符,排除;C 项“感服”意为使人感动而佩服,与文意不符,排除。基本锁 定答案为 B 项。 第一空,代入验证,横线处搭配“阐释” ,B 项“一针见血”指说话 直截了当,切中要害,置于文段表达费孝通先生对乡土中国阐述的精准性,当选。 故 正确答案为 B。 20 .松树当然是不同的。它们不落叶,无论冬夏,常给人绿色的遮蔽。那绿色十分古 拙,不像有些绿色的鲜亮活跳。它们 是有花的, 不显著,最后结成松塔掉下 来,带给人的是成熟的喜悦, 不是凋谢的惆怅。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 一项是: A、却 虽 竟
B、虽 却 并 C、也 但 而 D、竟 但 却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虚词填空,需分析前后句的逻辑关系。 第一空,根据“松树当然不 同”、“不像有些绿色的鲜亮活跳” 可知,文段侧重将松树与其他事物比较,A 项 “却”和 C 项“也”均可体现比较关系,符合前后逻辑, B 项“虽”是虽然的意思, 侧重于描述事物本身,无法体现对比,排除。 D 项“竟”表述出乎意料的意思,文段 中对松树已经了解了很多,没有体现出乎意料的情况,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 根据“有花”、“不显著”可知,前后语义相对立,A 项“虽”是虽然的意思,侧重 于描述事物本身,无法体现前后对立,排除。 C 项“但”表转折体现前后语义对立, 符合题意,保留。 第三空将 C 项代入验证, “喜悦”与“惆怅”为相反的表达, “而”在此处表转折,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 C。 二、常识判断 1 .下列产品或劳务应计入当年 GDP 的是( )。 A、 某企业当年生产的库存品 B、 某人购买的一套二手房 C、 某人持有国债的利息收入 D、 某人在家从事家务劳动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常识。 GDP 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 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符合“在一年内生产出的最终产品、服务”的选项只有 A 选项。 B 项中“二手房”不 是一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C 项中“国债的利息收入”不是生产出的产品;D 项中“家 务劳动” 目的不是用于交换,不会产生市场价值。 B、C、 D 均错误,故正确答案为 A。 考点: 常识判断 2 .下列不属于公务员权利的是( )。 A、 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的申诉权 B、 以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的起诉权 C、 工资福利权 D、 辞职权 答案:B 解析: 《公务员法》第十三条规定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二)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三)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四)参加培训; (五)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六)提出申诉和控告; (七)申请辞职;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 A、C、 D 三项均在规定享有的权利范围内,故正确答案为 B。 公务员对行政处分行为不服只能申诉,不能起诉,主要原因在于行政处分行为系内部 行政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理对象。 考点: 常识判断 3 .“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 出自于哪部著作( )。 A、 《论语》 B、 《孟子》 C、 《大学》 D、 《中庸》
答案:C 解析:这句话出自《礼记 ·大学》。原文为:古之欲明明德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 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 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 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故正确答案 为C。 4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开始领 取新农保养老金的年龄是( )。 A、 男 60 周岁,女 55 周岁 B、 男女同为 55 周岁 C、 男女同为 60 周岁 D、 男 55 周岁,女 50 周岁 答案:C 解析: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开始 领取新农保养老金的年龄,男女同为 60 周岁。因此答案选 C。 5 .炎热的夏天,打开电扇会使人感到凉快,其主要原因是( )。 A、 电扇有制冷作用 B、 空汽流通后室内温度降低
C、 汗水蒸发能降低皮肤的温度 D、 汗水在空气中流通中迅速蒸发,带走皮肤的热量 答案:D 解析:吹风扇可以加速空气流通,从而加快人体汗液蒸发,减少人体热量,降低人体 温度,这样人就会感到凉快。故本题选 D。 6 .下列关于国家主权及国防地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主权是联合国赋予国家的最基本的权利 B、 一国的领海和领空都是其领土的组成部分 C、 我国南海四大群岛是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 D、 我国与越南、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十几个国家接壤 答案:A 解析:A 项表述有误,主权是一种对某地域、人民、或个人所施展的至高无上、排他 的政治权威,是国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其法律形式对内常规定于宪法或基本法中, 对外则是国际的相互承认,并非由某一机构组织赋予。联合国成立于 1945 年,在其 成立之前,国家仍具有主权。 7 .香蕉水作为油性涂料、油漆等建筑材料的溶剂和稀释剂,常用于家庭和办公室装 修,下列关于香蕉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香蕉水是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有机液体
B、香蕉水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易燃无毒 C、香蕉水是一种特殊水溶液,不易燃烧 D、香蕉水是提取于香蕉的天然无毒液体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 项正确,香蕉水是由多种有机溶剂配制而成的无色透明 易挥发的液体。 B 项错误,香蕉水的主要成分是有:甲苯、醋酸丁酯、环己酮、醋酸 异戊酯、乙二醇乙醚醋酸酯,易燃有毒。 C 项错误,香蕉水易燃烧,其蒸气与空气可 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D 项错误,香蕉水的得名是因为 有乙酸戊酯或乙酸异戊酯的香蕉味,其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 故正确答案为 A。 8 .下列符合常识的是: A、2000 毫升矿泉水约重 2 斤 B、成人使用的标准筷子长度约为 14 厘米 C、仍在流动的淡水河其水温为零下 3 摄氏度 D、弯道较多的盘山公路限速 100 公里每小时 答案:C
解析: 9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下列历史事件不是发生 在此诗所咏“秦王”在位期间的是: A、蔺相如完璧归赵 B、唐雎不辱使命 C、荆轲刺秦王 D、郑国疲秦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出自唐代李白的《古风?秦王扫六合》,意为秦始皇嬴政以虎视龙卷之威势,扫荡、 统一了战乱的中原六国。天子之剑一挥舞,漫天浮云消逝,各国的富贵诸侯尽数迁徙
到咸阳。 A 项错误,蔺相如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讲述的是秦昭王许诺赵王以十 五座城换取和氏璧,但当使臣蔺相如献璧之后,秦昭王却不提换城之事,蔺相如施巧 计使和氏璧重归赵国。蔺相如完璧归赵并非发生在秦始皇嬴政在位期间。 B 项正确, 唐雎不辱使命讲述的是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激烈斗争, 终于折服秦王,保存国家,完成使命的经过,歌颂了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爱国 精神。其中的秦王即秦始皇嬴政,当时其还未称皇帝。 C 项正确,荆轲刺秦王讲述了 战国时期荆轲刺杀秦王嬴政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 了荆轲重义轻生、为燕国勇于牺牲的精神。 D 项正确,郑国疲秦中的郑国是韩国派往 秦国的一个间谍,韩桓王试图通过他游说秦王嬴政修筑一条连接泾水和洛水的运河, 达疲秦之效,以阻止秦国进攻韩国的步伐。岂知事与愿违, “疲秦之计”倒成了“强 国之策” ,运河的修筑成功,使得一向落后的关中农业迅速发展起来。 本题为选非题, 故正确答案为 A。 10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帮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负 纾困,促进复工复产。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我国在支持复工复产方面的优惠政策: A、阶段性减免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 B、阶段性减免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物业租金 C、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 D、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的缴费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新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税费优惠政 策指引》中指出,在支持复工复产方面,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企业 2020 年 度发生的亏损最长结转年限延长至 8 年;阶段性减免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阶段 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阶段性减免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 职工养老、失业、工伤保险;阶段性减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鼓励各地通过减 免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方式支持出租方为个体工商户减免物业租金。 本题为选非题,故 正确答案为 B。 三、数量关系 1 .1/2 ,1 ,7/6 ,5/4 ,13/10 ,( ) A、 4/3 B、 3/4 C、 11/14 D、 17/18 答案:A 解析:对原数列进行反约分,变为 1/2、4/4、7/6、 10/8、13/10。分子列:1、4、 7、 10、 13、(16)是等差数列;分母列:2、4、6、8、 10、(12)是等差数列。因此未 知项为 16/12=4/3,正确答案为 A。 2 .有 3 个单位共订 300 份《人民日报》,每个单位最少订 99 份,最多 101 份。问 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订法?
A、 4 B、 5 C、 6 D、 7 答案:D 解析:由“每个单位最少订 99 份,最多 101 份”可知,该问题分为两类,第一类是 三个单位订报纸数分别为:99、 100 和 101,此时对三个单位进行全排列共有订法: 3×2×1=6;第二类是三个单位订报纸数分别为:100、 100 和 100,此时只有 1 种订 法,因此总共有订法:6+1=7,故正确答案为 D。 3 .12.5 ,23.4 ,31.2 ,( ) ,52.3 ,62.3 A、 41.2 B、 42.7 C、 46.4 D、 49.5 答案:A 解析:机械划分:1|2.5、2|3.4、3|1.2、( | )、 5|2.3、6|2.3,划分左子列为等差数列: 1、2、3、(4)、 5、6,划分右子列进行两两分组:[2.5 ,3.4]、 [1.2 ,(1.2)]、 [2.3 ,
2.3],每组内的前项和后项数字之和相等,且小数点前数字小于小数点后数字,因此 原数列未知项为 41.2,故选择 A 选项。 4 .用一个平面将一个边长为 1 的正四面体切分为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则切面的最 大面积为( )。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故正确答案为 B。 5 .224 , 194 , 168 , 146 , 128 , ( )
A、 116 B、 114 C、 102 D、 98 答案:B 解析: 四、判断推理 1 .困境:面对 A、 问题:解决 B、 人生:信仰 C、 攀登:山峰 D、 社会:和谐 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是对应关系, “面对困境”构成动宾结构。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与题干相同逻辑关系的即为 A ,“解决问题”也构成动宾结构。 B 没有逻辑关系;C 为 前后本身就是动宾关系,与题干位置相反;D 中“和谐”用来形容“社会” ,不构成动 宾结构。故正确答案为 A。 2 .,2 ,5 ,26 ,677 ,( ) A、 458329 B、 458330 C、 458331 D、 458332 答案:B 解析:数列中相邻两项,前项的平方加上 1 等于后项,所以未知项为 677×677+1 , 计算尾数,7×7+1=50,尾数为 0。故正确答案为 B。 3 .0 , 2 ,4 , 3 , 8 , 6 , ( ) A、 9 B、 12 C、 14 D、 15 答案:B
解析: 4 .张三与李四骑马观光,从东方村开始,途经幸福村到胜利村。从东方村骑行 1 小 时后,张三: “ 已经走了多远?”李四: “刚好是到幸福村的一半。 ”两人又骑行 20 公里后,张三: “到胜利村还有多远?”李四: “刚巧是离幸福村的一半那样远。 ” 则东方村到胜利村的距离是多少公里? A、30 B、35 C、40 D、45 答案:B 解析: 5 .乙地在甲地的正东方 26 千米处,丙地在甲、乙两地连线的北方,且与甲、乙的距 离分别为 24 千米和 10 千米。 一辆车从甲、乙两地中点位置出发向正北方行驶,在 经过甲丙连线时,与丙地的距离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A、不到 8 千米 B、8-9 千米之间
C、9-10 千米之间 D、 10 千米以上 答案:C 解析: 6 .某社区拟对一块梯形活动场地进行扩建,经测算,如果将梯形的上底边增加 1 米, 下底边增加 1 米,则面积将扩大 10 平方米;如果将梯形的上底边增加 1 倍,下底边增 加 1 米,则面积将扩大 55 平方米;如果将上底边增加 1 米,下底边增加 1 倍,则面积 将扩大 105 平方米。现拟将梯形的上底边增加 1 倍还多 2 米,下底边增加 3 倍还多 4 米,则面积将扩大多少? A、280 平方米 B、380 平方米 C、420 平方米 D、480 平方米
答案:B
解析: 7 .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题中图形都是把一个空间分成两个部分或者不分,选项中的 C 和 D 都被分成 四部分,首先排除掉。然后以竖排为一组,前两组都是有两个轴对称图形(指外层图 形),则第三组也应该是两个轴对称图形(A 的外层是正六边形),故正确答案为 A。
8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元素组成相同,整体观察位置,米字格中心对称。所有方格以第二行第二格为 中心形成对称。因此问号处的图形与第一行第一格中的图形形成中心对称,故正确答 案为 C。 9 .要治服坏人,有时候要以坏治坏,以小坏对付大坏,以假坏对付真坏,坏人也会 做好事,但好人只要做过坏事就变成了坏人。 由此可以推出( )。 A、 好人不可能治服坏人 B、 世界上不可能有好人 C、 做过好事的人未必是好人 D、 做过坏事的人未必是坏人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 题干强调“坏人也会做好事”、“好人只要做过坏事就变成了坏人”。 第二步:分析题干信息,并结合选项得出答案 由“但好人只要做过坏事就变成了坏人”可以推出,做过好事的人未必是好人。所以 C 项符合题意。 A 项“好人不可能治服坏人”错误,因为题干并没有说好人不可能治 服坏人。 B 项“世界上不可能有好人”错误,题干并没有提到世界上没有好人,说好 人做了坏事之后就变成了坏人。 D 项“做过坏事的人未必是坏人”错误,不符合最后 一句”只要做过坏事就是坏人“。故正确答案为 C。 10 .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元素组成相似,考察元素种类。已知图形中奇数项图形箭头类型不止一种,而 偶数项箭头类型只有一种三角形的,下一幅图形中箭头类型应符合偶数项特征,A 项 符合分析,因此答案为 A。
11 .时间综合症指由于对时间的紧迫感而造成心理上的烦恼、紧张,以及生理上的活 动改变等导致的病症。 下列属于时间综合症的是( )。 A、 张先生与李小姐约定下午 3 点在某公园首次见面,结果李小姐没来,张先生回去 后给李小姐发了条短信:第一次约会就不守时,这样的人不值得交往 B、 韩女士经常出差,由于在赶往机场、车站的途中经常发生交通拥堵,所以她后来 每次出发都要留出机动时间,并以此告诫家人做任何事情都要赶早 C、 小明上小学五年级,酷爱玩滑板,但他不耽误作业,每天下午放学回家,总是争 分夺秒,飞快地把作业做完,然后约同伴一起去玩滑板 D、 雷先生办事总是匆匆的,常唠叨时间紧,偶尔带孩子出去游玩,也是不停地看表, 孩子要多玩一会,他就很不耐烦,甚至对孩子大发脾气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关键词强调“心理上的烦恼、紧张”、“生理上”。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 项中的张先生的行为并没有涉及到“心理上的烦恼、紧张” ,并没有因为李小姐没 有赴约而使自己不适,故不属于时间综合症;B 项的韩女士对时间有合理的安排,每次 出发都要留出机动时间,不属于时间综合症;C 项小明是对时间的合理利用,也不属于
时间综合症。 D 项的雷先生外出游玩时不停地看表,且他会因孩子多玩一会儿大发脾 气,说明时间对他造成了一种压力,属于时间综合症。因此正确答案为 D。 12 .农业生产周期指在连续不断的农业再生产过程中,从开始生产到获得产品的整个 过程所经过的全部时间,在种植业中一般是从整地开始到产品收获所经过的全部时间, 在畜牧业中一般是从饲养幼畜开始到获得畜产品的时间。由于作为农业生产对象的动 植物有自身的特性,并且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其生产周期一般比工业生产周期长。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涉及农业生产周期的是: A、小李耕地、播种、打枝、摘棉花、纺线、织布 ……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B、小黄办了一家乡镇企业,从原材料购进、生产管理再到产品销售,他都亲力亲为 C、小刘今年在承包的荒山种植优质苹果树苗,经科学管理,树苗全部成活且长势良 好 D、小王有个养猪场,虽年复一年重复着把猪崽养大的简单枯燥劳动,但始终干劲十 足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连续不断的农业再生产过程中,从开始生产到获 得产品的整个过程所经过的全部时间”、“在种植业中一般是从整地开始到产品收获 所经过的全部时间”、“在畜牧业中一般是从饲养幼畜开始到获得畜产品的时间”。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小李耕地、播种、打枝、摘棉花、纺线、织布 ……年 复一年,周而复始,耕地符合“从整地开始” ,“摘棉花”符合“产品收获” ,整个 流程符合“连续不断的农业再生产过程中,从开始生产到获得产品的整个过程所经过
的全部时间” ,符合定义,当选; B 项:小黄办企业,买进材料、 生产产品、销售产 品,属于工业生产活动,不符合“农业再生产过程中” ,不符合定义,排除; C 项: 小刘种苹果树苗长势良好,没有提到最终是否获得产品,也没有提到是否是连续不断 种树苗,不符合“连续不断的农业再生产过程中,从开始生产到获得产品的整个过程 所经过的全部时间” ,不符合定义,排除; D 项:小王年复一年重复把猪崽养大,畜 产品指的是畜牧业生产所获得的产品(包括乳、肉、蛋、毛、皮及其副产品),养大后 的猪崽属于牲畜,不属于畜产品,因此最终并未获得畜产品,不符合定义,排除。 注: A 项中的纺线、织布虽属于加工业,但前面的耕地到摘棉花涉及了完整的农业生产周 期。而 D 项并未获得畜产品,生产周期不完整。考虑本题提问方式为“涉及” ,只有 A 项涉及了完整的农业生产周期,因此择优选择 A 项。 故正确答案为 A。 13 .心理学家考察了 450 位中年男性和女性,他们中有白领阶层,也有蓝领阶层;有 技能判断型人群,也有决策制定型人群。结果发现,那些身居重要职位的高管人士普 遍比一般员工更胖。研究者认为,做出许多决定所承受的压力通过饮食方式得到排解, 这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管人士之前的饮食习惯,如果你的职位幸运地得到晋升, 你将发现不仅是薪水变多,自己的腰围也在变粗,伴随着体重上升。 以下哪项如果为 真,最能质疑上述结论?( ) A、比较而言,技能判断型人群的腰围较小,决策制定型人群的腰围较大 B、比较而言,身居要职的高管人士更难抽出时间投入锻炼以缩小腰围 C、每晋升一次,技能判断型人群的腰围平均会减少 0.5 厘米 D、每晋升一次,决策制定型人群的腰围平均会增大 0.28 厘米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做出许多决定所承受的压力通过饮食方式得 到排解,这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管人士之前的饮食习惯,如果你的职位幸运地 得到晋升,你将发现不仅是薪水变多,自己的腰围也在变粗,伴随着体重上升。 论据: 心理学家考察了 450 位中年男性和女性,他们中有白领阶层,也有蓝领阶层;有技术 判断性人群,也有决策判断性人群,结果发现,那些身居重要职位的高管人士普遍比 一般职员更胖。 本题的论据是做了一个研究,论点是研究之后的结果,并且以因果的 方式呈现,所以可以考虑他因削弱和因果倒置。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比 较技术判断型人和决策制定型人的腰围大小,和题干压力大饮食习惯变化导致腰围增 加的论点没有关系,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B 项:高管难抽出时间锻练无法减少腰围, 论点是高管因为压力大饮食习惯发生变化导致腰围增加,而选项说明腰围变化的原因 在于是否进行锻练,属于他因削弱,当选; C 项:技术判断型人群平均腰围随着晋升 减少,题干说的是高管,而职级晋升不一定就是高管,属于不明确选项,排除; D 项: 决策制定型人群平均腰围随着晋升增加,题干说的是高管,而职级晋升不一定就是高 管,属于不明确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B。 14 .侵蚀作用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 物的过程。侵蚀作用可分为机械剥蚀作用和化学剥蚀作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 属于侵蚀作用的是: A、裸露的人造雕像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淋下,会出现机械剥蚀,甚至会出现崩塌碎 裂 B、植物根部在岩缝中向岩石施加物理压力,并提供一个水及化学物的渗透渠道,造 成岩石分解开裂
C、可溶性石灰岩在流水中部分溶解形成天然溶液而随水流失,造成岩体缩小甚至消 失,形成岩溶地貌 D、在气温变化突出的地区,岩石中的水分冻融交替,冰冻时体积膨胀,像楔子插入 岩体内,导致岩石崩碎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 “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 项:裸露的人造雕像, 不符合“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 ,不符合定义,排除; B 项:植物根部在岩缝中 向岩石施加物理压力最终导致岩石分解开裂,不符合“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 力在运动状态下” ,不符合定义,排除; C 项:可溶性石灰岩在流水中部分溶解形成 天然溶液,符合“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 及其风化物” ,符合定义,当选; D 项:岩石中的水分冻融交替,冰冻时体积膨胀, 导致岩石崩碎,不符合“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 ,不符合定 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 C。 15 .下面四个选项中,是题干图形的正面平视图的是:
A、A B、 B C、C D、 D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三视图。题干图形的正面平视图应该是最左侧有三个正方形且最上边 是字母 B.所在的面,中间是字母 A.和 D.所在的两个面,最右侧是一个空白面,对应 A.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 A。
详细题目和答案可以联系老师获取 别忘记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