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美志愿者”王万奇:11年专注做一件事
此后,万奇一直参与并带领同学们开展各类公益实践活动,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期间,他带队到国家级贫困县富川瑶族自治县志愿服务近2万小时,截至目前,累计募集资金及爱心物资超40万元,帮助留守儿童3200余名。十余年间,他先后发起“瑶篮计划”、“央苗计划”等公益项目项目,精准服务西部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相关事迹多次被人民网、中国青年网、《广西日报》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
2018年底,王万奇入选“全国最美志愿者”候选人名单,他也是直接由共青团中央推荐参选的唯一一名大学生。
▲ 王万奇(右一)和“当代雷锋”郭明义老师合影
//
结缘志愿服务
//
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让还是中学生的王万奇第一次与志愿服务结缘。地震来时,万奇和同学们正在教学楼四层上课,身为班长的他立刻站起来,与老师共同引导同学们从晃动的楼道里有序撤离,自己才最后一个离开。想到很多灾区人民还需要帮助,王万奇连夜奋笔写下《告全体师生书》,呼吁全校师生一起奉献爱心,共筹得善款6万余元用于抗震救灾,随后他又积极参与家乡的灾后重建工作。由于在抗震救灾过程中的突出表现,王万奇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学生”荣誉称号,从此志愿服务的种子也在万奇的心中扎下了根。
来到大学后,王万奇没有停止志愿服务的脚步,积极参加各种学生志愿组织与公益活动。一次,他和队友们来到柳州融水镇东水村,为大山深处的空巢老人们拍摄人生第一张照片。没有地方住,他们就挤在废弃的小学里;没有水喝,他们就取山上引下来的泉水,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王万奇和队友们为上百位空巢老人拍摄了近千张高清彩照。“看到爷爷奶奶们捧着照片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了!”他很满足。大学期间,家境并不宽裕的王万奇每月总会从微薄的生活费中省出一部分,坚持寄给广西贫困山区农民工的孩子,累计捐款3600余元。
▲ 和学生们在一起的王万奇
▲ 王万奇正在教百林村小学的学生们打篮球
▲ 课间三民小学的孩子们粘着王万奇做游戏
//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
志愿服务期间的所见所想,更加坚定了王万奇“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本科毕业时,王万奇做了一个让身边所有人都惊讶的决定:放弃收入不菲的工作offer与直接攻读研究生的升学机会,去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这座贫困县的一所中学支教!
王万奇在支教的中学担任班主任和地理老师,他是大山孩子们心中的好老师,更是亲切的大哥哥。虽然每天晚上都要和老鼠、青蛙还有手掌大的蜘蛛作斗争,但王万奇的工作热情丝毫未受影响,为了解学生们的真实家庭情况,他常常要徒步2个多小时赶赴涝溪山的学生家中,入冬后的山区温差极大,一路上寒风刺骨,刚下过雨的泥巴路曲折泥泞,狭窄的山道陡峭崎岖,到了学生家中,看着简陋的木板房,年迈的爷爷奶奶,万奇发现自己的这些学生们就是名符其实的留守儿童。
▲ 王万奇(图右)与队友们在家访的途中
支教期间,万奇与队友累计家访60余次,行程逾1200余公里,足迹遍布整个富川瑶族自治县13个乡镇,60多个村屯,并倡导发起“关爱富川留守儿童微公益行动”,先后组织策划了蜜桔义卖、暖冬行动、圆蛋计划、阳光足球、圆梦六一等公益项目。
为了能募集更多善款、帮助更多孩子,王万奇向企业求助,这个二十出头的大男孩儿没少吃闭门羹,也没少急得掉眼泪。2014年末,在他的倡导下,支教团发起“关爱富川留守儿童微公益行动”,获得来自全国21个省市1200多位爱心人士帮助,筹集善款26万余元,全部用于开展富川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
▲ 王万奇正在学生家中家访
//
拿得起、放不下的牵挂
//
“如果没有踏过服务地的一山一水,就不会懂得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如果没有经历过服务地的严寒酷暑,就不会体味孩子们的艰难困苦。一年的时间太短,但和孩子们的感情却愈发深厚”,王万奇在日记里这样写道。在瑶乡支教中扎扎实实、真真切切的经历,让万奇与当地的留守儿童们结下了深厚情谊,这份拿得起放不下的牵挂也成为了“瑶篮计划”志愿服务项目的缘起。
在富川县支教时,王万奇与队友找到了造成当地大量留守儿童问题的“症结”:孩子家中大多种有水果,但孩子的父母普遍缺乏知识技术和溢价能力,导致收入偏低而不得不选择外出务工。2015年,已经返校攻读研究生的王万奇用自己研究生期间攒下的3.2万元奖学金发起“瑶篮计划—让爱回家”志愿服务项目,致力于提高果农的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服务队成员组织“蜜桔义卖”、“脐橙众凑”等活动,共销售蜜桔和脐橙10万余斤,销售额达42万,盈利6.8万余元,盈利款项全部用以“瑶篮计划”等公益项目的开展。
2017年至今,他多次带领青年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到广西富川、隆林、那坡、蒙山等10余个贫困县,与第一书记对接,筹集善款超15万元,对接多所山区小学,捐赠图书7800余册,图书架36个,个人资助贫困留守儿童12名,用爱为渴求知识的孩子们织补着一个个助学的“摇篮”。
▲ 王万奇向第一书记们请教如何养蚕
//
刻苦向学,志愿服务没有终点
//
“我是孩子们的老师,必须给孩子们树立榜样,自己唯有吃了别人吃不了的苦,才能做成别人做不了的事。”王万奇总是这样提醒自己,正是在志愿服务中收获的那份坚毅和执着,让他在学业和学术研究上都取得了不俗成绩。虽将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志愿服务上,2017年他依然以学院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国家奖学金。他还将自己在志愿服务中的实践与专业所学结合起来开展调查研究,目前已经在省部级期刊发表论文9篇,其中2篇为中文核心,参与完成相关课题6项。2018年4月,王万奇以优异成绩被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提前录取为2018级博士研究生。
11年的志愿服务生涯,王万奇早不再是一个人奋斗,就在不久前,身为党支部副书记的他用自己刚刚获得的1万元“北京高校马理论专业新生奖学金”发起“央苗计划”,带动大学生成立博士生服务团,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并已对接多个国家级贫困苗族自治县计划利用寒暑假开展精准扶贫帮扶活动,力求真正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而就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万奇大年初十就到广西开展了相关志愿服务活动,元宵节他还是在从南宁回北京的高铁上度过的。
王万奇的事迹不仅影响着身边的同学,还影响着全国各地的青年大学生。2017年以来,他曾多次受邀到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湖北工业大学、长江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因他的事迹而感动,投身到志愿服务中去,一颗颗奉献的种子在祖国的大地上不断开花。
▲ 王万奇(左四)与博士班同学分享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史
志愿服务的道路没有终点,青春奉献的心永远不老。虽先后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但他却将荣誉看的很淡,依然怀着一颗“服务人民,奉献祖国”的心,继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讲述着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部分素材整理自人民网、光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微信公众号等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廖一繁
编辑:卢西
部分素材整理自人民网、光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微信公众号等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廖一繁
编辑:卢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