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博士最长8年毕不了业,65%的博士可能无法按期毕业,不是所有博士都理所当然能毕业”,南京大学校长吕建在今年两会上说。
最近,广州大学对72名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他们中,有5名博士生、67名硕士生。这意味着,有博士生2010年就入学了,至今8年毕不了业。
广州大学透露:学位的管理将越来越严格,总的来说是朝着严出的方向。
清退
研究生遭清退,这事儿是认真的,可远远不止广州大学一所。
从年初以来,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0所高校着手清退研究生。
广州大学对72名研究生作出了退学处理;
合肥工业大学对46名硕士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9名博士研究生、22名硕士研究生、284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进入清退名单;
吉林农业大学对34名研究生予以学业预警;
西南交通大学拟对不合要求的2012级博士研究生和2014级硕士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
西南大学将对不合要求的研究生学籍开展集中清理;
大连理工大学启动2019年在学博士生清退、劝退和学籍预警工作;
东北师范大学开展2019年度研究生清退工作;
东华理工大学对研究生进行学籍清查工作;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开展研究生清退预警工作……
按高校已经披露的数字初步核算,至少500名研究生遭到清退或正面临清退风险。
实际进行研究生清退的高校数,以及遭清退处境的研究生数,相信远超不完全统计的数据。
这些研究生面临退学风险,有一个共同原因: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
按照《广州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第二十条规定,研究生在校基本修业年限(学制)为:硕士生最长不超过5年,博士生不超过7年。
为什么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实行弹性学制呢?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那是因为我国大学的办学经费过度地倚赖行政拨款,“很简单的道理嘛,如果一个研究生学了六年或七年了,他就会更多地占用国家经费。”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大学的后勤没有社会化,延期研究生一多,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压力也大啊。
学生若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学校可予退学处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条给予肯定。
“对72名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是依据学校学业管理的规定,我们是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做决定的。”广州大学跟记者表示,“从学位授予角度来讲,就算本科生也不是百分百毕业。”
广州大学强调,对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不需要去拔高它,也不需要过分去渲染它,这只是很正常的一个管理规定的执行。
另从广州大学官网看到,截至2018年10月,学校有博士研究生188人,硕士研究生4533人。
粗略来算,每40个博士里就有1个被淘汰,每70个硕士里就有1个被退学。
广州大学解释:“其实在广东高校界,跟中山大学、华南理工等学校相比,我们这个淘汰率都不算高的。像一些老牌的985高校,因为本身研究生的基数会大一点,大家反而会忽略淘汰率。”
严出
大学严出,从去年的本科生蔓延到今年的研究生,大势势不可挡。
不少理工科研究生表示读得很痛苦,学校加了发表SCI论文的要求,科研门槛水涨船高。人文社科也一样,大环境是越来越严格。
狠抓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2019年2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如此要求道。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势必要从严要求研究生,对延期学生进行清退。
不过,熊丙奇说,从严要求研究生,不能仅仅只是清退延期学生。之所以延期,更重要的原因是学校、导师不够重视对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和过程评价。
有研究生抱怨道,“我论文老早发给了导师,至今没有给我修改意见……我预计5月答辩,但是一直被拖,现在6月能不能答辩都是问题。”
因此,从严要求研究生,更需要健全导师制。也就是说,导师不能再当甩手掌柜了。
“重点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一语中的。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研究生被大面积清退,并不是新闻。2010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发布的一则通知引起轩然大波。通知称,学校拟清退超学时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307人,奥运冠军杨威和高崚位列其中。
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学历贬值似乎已成普遍认知。在此背景下,如果不狠抓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无疑会加速学历贬值,影响公众对我国高校教育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信心。此前坊间流传着“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正说明了“严进宽出”现象的普遍性。
但是 从严要求研究生,不能仅仅只是清退延期学生。微博上网友的言论确实有些偏激,但也不完全说是无中生有。
教育部今年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要求培养单位要珍惜用好办学自主权,加强自律,科学合理设置培养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重点抓住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进一步强化研究生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责任。
实行“全流程管理”,从根本上说,是需要健全导师制,切实发挥导师制的作用。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制,导师制的本意是通过导师和学生共同进行学术研究活动,训练学生的学术规范,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并以导师的教育声誉和学术声誉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
但在具体实施导师制时,我国很多导师花在和学生共同进行研究上的时间并不多,还有的导师为了完成自己的科研任务,要求学生给自己的项目“打工”。
另外,由于研究生招生基本实行统一招生,学校也统一规定研究生课程学习要求,导师也就没有要对学生培养质量负责的意识。
所以,要针对这些问题,以健全导师制,对学生进行“全流程管理”为核心,进行研究生招生培养改革以及教师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如此,方能真正做到从严要求研究生,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